文章关键词:
王朝云,杭州钱塘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 年)九月,苏东坡被贬为杭州通判。苏夫人王闰之在杭州买朝云是当丫环用的,当时朝云仅十二岁,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
歌舞班中,为杭州一位小歌女。按照宋朝的说法,朝云是苏夫人的丫环。但是,中国的古人经常给太太丫环“升职”,升格为“妾”。秦观写诗赞美她美如春园,眼如晨曦,也许有夸张的成分吧。
曾经看到过一段记载说,“在苏轼和王闰之共同调教之下,王朝云从一个懵懂的少女成长为人见人爱的如夫人。王闰之临终前把王朝云叫到跟前,再三嘱托她,无论苏轼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要离开他。她含泪答应。”关于朝云的故事,广为人知的是“惟有朝云能识我”了。这个故事来自宋代费衮的《梁溪漫志》中的记载。说一向乐观、豁达的苏东坡某次又因为口出直言,得罪了同僚,在朝堂上受了一肚子气。这个人生性幽默,放浪,他发泄郁闷的方式也和一般人不一样。回到家,他拍着自己的腹部,问家中的几个侍妾: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有人答:“文章”,有人答:“见识”。苏东坡摇摇头,王朝云笑道:“这里头啊,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据说,后来苏东坡在朝云墓址所在的惠州西湖曾为了纪念朝云建过一个六如亭,亭子上他亲笔写的一幅对联就是:
林语堂先生这样说,苏东坡在惠州的故事总是离不开朝云。他死后,白鹤峰的居所被人辟为“朝云堂”。王朝云是杭州人,苏东坡第一次谪居返京途中,她的儿子在襁褓中去世,使旅途平添了不少辛酸。后来她一直跟着苏东坡,晚年流放惠州,陪伴苏东坡的就是她和苏过。在惠州的日子,苏东坡与朝云以练功绝欲抵御瘴气的侵袭。
有一天,朝云又唱起了她特别喜欢唱的苏轼的一首《蝶恋花》。有史料记载说,朝云唱到一半的时候,“歌喉将啭,泪满衣襟”。苏轼忙问她,怎么了?朝云说:“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原来,是“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句让朝云泪满衣襟,唱不下去,“怜惜先生,伤心不忍歌”。
“天涯何处无芳草”怎么会让朝云泪满衣襟呢?原来这里面有一个典故。“芳草”就是一个文化上的语码,能让人产生联想。什么联想呢?就是深切的悲痛。屈原《离骚》中,有这么一句话:“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
意思是说,天下到处都有香草,你又何必只怀念着故国?翻译成今天更白的话,就是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香草美人,在屈原的《离骚》中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治国的理想。既然在自己的国家不能实现,干脆离开故国到别处去。但真的能离开吗?离不开的。所以屈原又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表现了屈原内心世界极度的挣扎和痛苦。
苏东坡说,“天涯何处无芳草”,表面上看来是旷达与洒脱,其实是深深的痛苦和无奈。一次次直言不讳,一次次被陷害,被贬,还不知道下一站又被贬到哪里呢。朝云通过洒脱的表象读出了苏东坡内心的悲哀和凄凉。恐怕
也只有朝云读懂了东坡的心,政治风云变幻,苏东坡不过是那一个墙外失意的匆匆过客,所以,她哭了,唱不下去了。
苏东坡故作轻松地、微笑着宽慰朝云说:“是吾悲秋,而汝又伤春矣!”意思是说,朝云,是我悲秋,而你又伤春了。别伤感了,我能在这蛮荒之地听你唱《蝶恋花》已经很幸福了,其它的苦痛又算得了什么呢?可是,朝云死后,苏东坡“终身不复听此词”。他们两个人,真的叫心有灵犀一点通啊。举世浊浊,我独昭昭。
王朝云,事东坡二十三年,忠敬如一。王朝云在惠州又为苏东坡生下一子,取名干儿,产后因为身体虚弱,绍圣三年七月五日(1096年)被瘟疫夺去了生命,卒于惠州,年仅三十四岁。
光绪年间,慈禧曾在紫禁城后花园中养了1000多只北京犬,这些宠物狗和满朝文武一样,按月领俸禄(由狗监代领)。他们一日三餐主要吃牛羊鹿肉和鸡鸭鱼汤。给狗沐浴时,所用的澡盆必须是金玉制成,更多
尽管让米高扬给斯大林带了信,但罗申大使随政府南迁的事实,还是勾起了的警觉。对苏联迁走大使馆的做法评论说:“斯大林在走钢丝。”接过话茬说:“那我们就请他从钢丝更多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这家人团聚、访亲拜友的欢乐时节,中国昔日领袖级人物辞旧迎新之际留下的许多佳话和轶闻,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

本书对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涌现的思潮进行反思,运用大逻辑大视野的审读和人物活动事件脉络的细节化书写,对五种主要思潮的历史、现状和影响作出独立、深刻的剖析。
笔者以通俗轻松的笔法切入历史截面,试图在那些鲜活的故事里,探寻一些历史的真实原貌,并进行多角度评读,品味一下那些不曾远去的影像
百年激荡,回望辛亥。大革命,过场的都是大角色,一大堆左右了历史的灿烂群星。都督的样儿,党人的棒儿,名士的案儿,侠客的范儿
文章标签:
manbetx app
,朝云
|